• 舒城文明网欢迎您!
  • 中国文明网 | 安徽省文明网 | 六安文明网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新时代文明实践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网站公告
  • 志愿服务
  • 未成年人
  • 道德建设
  • 我们的节日
  • 爱国主义
  • 网络辟谣栏目
  • 专题活动
  • 扫黄打非
  • 舒城县晓天镇:温情“和事老” 书写和谐新篇章

    来源:未知    作者:舒城文明办    人气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9    

    近年来,在晓天镇晓阳社区的街巷胡同,活跃着一支由社区离退休干部、乡贤能人组成的调解队伍。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情化解矛盾,在家长里短中构筑起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。这支名为“‘和事老’矛盾调解工作室”的团队,成立两年来成功调解各类纠纷70余起,调解成功率达98%,成为居民口中的“贴心人”。

    以情为纽带 化解千千结

    “要不是沈组长用老照片唤醒回忆,我们两家人可能就成仇人了。”说起年初的漏水纠纷,住在晓平路的李阿姨仍感慨万千。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水管破裂,楼下墙面大面积渗水,两家人从协商演变成激烈争吵。工作室组长沈能华带着组员上门调解时,特意找出两家几年前社区居民一行组团去杭州游玩的合影。“当年你们一起去旅游的场景多温馨啊”,这句充满温度的话语,让剑拔弩张的场面瞬间缓和。经过几次“围炉夜话”,双方终于达成和解。

    这种“以情动人”的调解智慧,正是工作室的法宝。副组长张世柱深有体会:“社区矛盾多是面子问题,我们就像建房子的瓦匠,要用情感的黏合剂弥合裂缝。”去年处理北大街王家的赡养纠纷时,调解员带着兄妹三人重走父母当年工作的原和岗中学旧址,在被岁月侵蚀砖墙前,兄妹三人终于相拥而泣。

    源头治理防风险 矛盾化解在萌芽

    “多亏你们提前发现,不然真要出安全问题。”独居老人周大爷拉着高健的手连声道谢。南大街调解员高健在例行走访时,发现周大爷家的卧室电线明显老化,立即联系供电公司上门维修。这种“早发现、早介入”的工作机制,正是工作室“源头治理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
    工作室建立“三级预警”系统:组员每日巡查、副组长实时反馈、社区干部每周会商。去年汛期前,老街调解员汪斌发现一户居民在阳台违规搭建,及时告知社区干部,联合城管部门消除安全隐患。数据显示,通过前端预防机制,社区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2%。

    法理交融  搭建公正桥梁

    “原来民法典是这样规定的!”在北大街遗产纠纷调解现场,当事人赵女士恍然大悟。调解员王启如翻开民法典,用白纸黑字直观展示法定继承份额,最终促成三兄妹达成和解。这种“法律+算账”的调解方式,让生硬的法律变得可触可感。

    工作室创新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计划,定期邀请平安法制办、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开展案例宣传。去年处理的几起邻里纠纷中,调解员运用相似案例,用“看得见的公正”赢得当事人信任。

    事理相济 构筑和谐共同体

    “将心比心,您家孩子高考时也希望安静吧?”面对晓平路新搬来的租房户深夜喧哗引发的纠纷,调解员夏一玉用最朴实的语言说理。夏一玉从高考季的重要性讲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情谊,最终说服租房户人主动道歉。这种“事理+情理”的调解艺术,让许多纠纷在首次调解中就能化解。

    在这支调解队伍里,每位成员都是社区的“活地图”。组长沈能华的调解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家长里短,副组长张世柱的手机存着上千个居民号码。他们用“铁脚板+婆婆嘴”织就社区平安网。

    “‘和事老’不是和稀泥,而是要在情、理、法之间找到最有说服力的着力点,搭建‘共治、共建、共荣’的基层治理平台,以此实现共建和谐社区的美好目标。社区支部书记朱枫林说道。(丁文新)

    责任编辑:舒城文明办
    主办单位: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舒城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
    运行管理:舒城文明网©版权所有 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梅河西路
    技术支持:舒城文明网
    快捷评论
    ×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