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舒城文明网欢迎您!
  • 中国文明网 | 安徽省文明网 | 六安文明网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新时代文明实践
  • 舒城好人馆
  • 网站公告
  • 城市创建
  • 农村创建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未成年人
  • 道德建设
  • 乡村学校少年宫
  • 我们的节日
  • 爱国主义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文明单位
  • 图看舒城
  • 疫情防控
  • 专题活动
  • 舒城县庐镇乡:革命老区的美丽嬗变

    来源:未知    作者:舒城文明办    人气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8-10    

    这里,曾是一块浸透着革命先辈鲜血的热土。1947年,部队和地方党组织在庐镇乡安菜村沈家湾建了一个后方医院,救治在解放舒、桐、潜、岳战斗中的负伤的伤员9630多人,其中重伤员100多人,有57名重伤员在医院牺牲。1964年安菜群众将所有烈士遗骨迁葬在一起,建成安菜革命烈士公墓,并立碑铭记。

    “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我们革命老区。”在安菜村址,党总支书记方竹林说:“安菜村位于舒、桐、潜三县交界处,辖25个村民组,总面积23平方公里,4121537人,其中:脱贫户287户脱贫人口1060人,人均山场11亩,人均耕地面积0.27亩,2014年前集体经济仅有一个林厂,一半以上村民组不通公路,群众生活在经济十分贫穷落后的环境中,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。”

    久困于穷,冀以小康。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,安菜人不等不靠,苦干实干。用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,以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就业为增收突破口,精准实施“一户一方案、一人一措施”和“合作社+大户+农户”综合帮扶措施,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振群众精气神,实施了“路、网、水、电”等四大工程,实现了组组通、户户亮,有线电视移动网络全覆盖。

    前几年,这个村修了一条“天路”--百丈路。百丈片5个村民组,300多人,住在大山之巅,交通闭塞,村民生活运输全靠肩挑背扛,孩子们上学每天往返好6公里的山路,淌过4道小河,雨雪天气,险象环生,村民彭某因冠心病突发,没有及时就医而丧生。

    2009年,百丈片村民齐心协力,按每人500元筹资18万元,出工800多劳日,完成1公里的土方工程。在村民感召下,乡村多方筹资340多万元,历时四年,遇河架桥,半山腰炸石开山,完成土石方1.76万方,终于修通了长6.3公里的盘山公路,如今,不仅浇注水泥路,去年还投入50万元实施了安保工程。

   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近年来,安菜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不断提升村容村貌。现如今,安菜村山好、水好、空气好,现有的油茶面积达2100亩,茶叶面积800亩,“黄土关”茶叶是庐镇乡的一张名片,松杉竹用材林面积4500亩,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资源丰富,发展油茶、茶叶、中药材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几年间,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116户贫困户实施了产业到户项目,大力发展茶叶、油茶、中药材、安菜、毛竹等。2017年建起了光伏电站,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,同时带动部分贫困劳动者务工增收。

    “村里建起了茶叶精制厂和茶油厂,添置了烘干机,今年雨季帮我们烘炕竹笋达1000多斤。”贫困户郭大爷高兴地说:“再也不自家的笋子发霉变质了。”

    “增加就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。”方竹林感触颇深。目前,在安菜村开发护林、护路、保洁、光伏公益岗,在公益岗、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,稳定就业增收有8791人,人均年收入0.32万元以上,组建专业团队常年外出经商务工有110391人。彭某一家靠低保、残补等兜底政策勉强脱贫,针对这一户的特殊情况,村两委介绍彭某到扶贫车间上班,帮助其妻子申报成为生态护林员,目前彭某的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,一家三人实现了稳定就业脱贫,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。防疫防讯期间,彭某主动要求值班,并担起了所在小组防控网格员,他说:“党和政府在我最因难的时候帮助我渡过了难关,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党恩。”

    安菜有烈士公墓、国家级冰川世纪的榴辉岩地质公园、华东第一瀑百丈岩瀑布、通关桥、仙人洞、清代祠堂等景观,境内奇峰怪石、飞瀑流泉,松林竹海夹杂其间,古树名木众多,自然景观丰富优美,已被列为省级生态村。近年来,安菜村利用红色资源,开展“走进革命老区”一系列活动,扩大烈士陵园、大别山地质公园等一批自然人文景点的知名度,推动发展旅游业发展。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,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9.86%下降至02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,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。

    安菜村,昔日贫穷的老区,如今焕发出振兴的活力,危旧房屋变成小洋楼,露天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,坑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油渣路、水泥路,1元公交车通到家口,出门就可在扶贫车间务工,这些可喜变化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。如今的安菜,风生水起,山更绿,人更勤,劲更足,这片红色土地升腾着振兴的希望。(程舒平)

    责任编辑:舒城文明办
    主办单位: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舒城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
    运行管理:舒城文明网©版权所有 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桃溪路集中办公区
    技术支持:舒城文明网
    快捷评论
    ×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