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南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力建设农村公路,按照“打基础,议长远”的总体思路,致力将农村“断头路”修成“致富脱贫路”。从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两脚泥”到“出门水泥路,抬脚上客车”,美丽畅通的农村公路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群众的致富之门,激发了产业活力。
山水美景扑面来
走进南港镇镇河西村,道路两旁的青山绿水不觉映入眼帘,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村通组道路贯通全村,连接了山林间的每一个如明珠似的村庄。
几年前,河西村的道路网基本上是土路为主,砂石路为辅,晴天“十里扬尘”,雨天泥泞不堪,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出行,村干部谢晓峰说,我是土生土长的河西村人,村子里这几年的变化,首先便要提路。2016年以来,该村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,积极争取项目立项,加快实施进度,经过几年的努力,先后建成通组水泥路20余条总里程达17多公里,基本实现了全村道路全面硬化。
现在,“山水美景河西”已经成为南港镇的一张新名片,村里的茶园、果园、山林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得益彰,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。
优势产业走出去
种养业是南港镇的主导产业,过去,受制于道路条件,南港镇的产业难以兴旺,“农货走不出,技术进不来”成为限制该镇发展的一大难题,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,不少“产业路”“技术路”也逐渐兴起,“山货”终于也能对接市场。
李露生是该镇的“创业致富带头人”,2017年,他承包25亩蔬菜大棚,种植辣椒、西瓜、西红柿等时令果蔬,由于大棚采取绿色种植,因此他的蔬菜很受青睐。李露生说,大棚一年种植三到四茬蔬菜,可以常年卖,经济效益很可观,现在,他的蔬菜大棚规模也在逐年增加。
李露生坦言,以前村子里各式各样的土货倒是不少,但是村子里窄窄的路却连一辆大货车都难以通行,发展产业的运输成本太高了。现在,路修好了,运输成本降低了,咱搞产业的劲头也增加了。
在李露生的带动下,先后有近十余户贫困户得到了受益,每年每户能获得4000多元的增收。
激活“造血”奔小康
路修通了,修好了,群众的发展意愿和发展信心也增加了。
陈少林是该镇石头村贫困户,十多年前因老伴不幸患病离世,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。在镇村干部的支持帮助下,陈少林不仅享受了脱贫政策,还发展起了养鸡产业,得益于村里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“产业路”和扶贫路的修建,深山里的养鸡场再也不愁滞销问题,每到出笼的季节不到两天,几千只土鸡便被采购一空。
“村里的变化,乡亲们都看在眼里,现在,不仅路修好了,村镇公交也通上了,老百姓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在不断的提高。”河西村支部书记汪学云说。
据了解,自2015年以来,南港镇在乡村道路建设上投入超1亿多元,仅2019年一年便实施“扶贫路”75条,“交通+扶贫”,“交通+电商”等新型发展模式得以创新发展,更是获得国家级“点赞”。纵横交错的通村通组“扶贫路”如同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,为脱贫致富持续“输血”。(马志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