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村两委班子时时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,我们家的自来水通了,电灯亮了,水泥路修到家门口,渠道用水也畅了,多亏了董书记带领的村两委干部们……。”笔者在河口村采访,说起现任村“两委”干部,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。
河口村地处舒城县城南郊,杭埠南岸,206国道合安路和省道舒桐路交汇处,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,本应成为舒城县城关镇的经济强村,然而过去由于多方原因,特别是村两委原班子不团结,干部私心重,导致村班子软弱涣散,干群关系不和谐,成为该镇的“锅底”村。2013年元月,通过全村公开推选,38岁的董成松担任党总支书记,他带领新一届两委班子心心念念系民生,时时处处为群众,通过抓班子、树形象,抓队伍、强合力,抓经济、促发展,抓服务、建和谐,短短两年时间,使原先一盘散沙的乱村、锅底村、瘫痪村一下子变成了现在多项工作处于全镇前列的村。
一心为民办实事。过去村里路稀烂、渠瘫痪、电压低,有些群众带着怒气到村部反映,甚至拍桌子骂村干部不为群众办实事。董成松上任后,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逐组逐户进行走访,查实情、记民情,听取群众意见,摸情情况,理清思路,制定计划,把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作为改变全村落后现状首要工程来抓。位于村大闸组至春秋塘一段通村路以及路边一条灌溉渠,因年久失修,成为烂泥路、臭水沟,群众反映强烈,村两委通过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村内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捐助,利用一事一议奖补资金,共筹措40多万元,修建了一条长1.3公里的水泥路和清淤4公里的灌溉支渠,彻底解决了当地600多群众出行难问题和春秋塘下游2000多亩耕地生产用水问题,群众交口称赞。村里另一条灌溉支渠杨店支渠,全长2.4千米,是村内及邻村5000多亩水田的用水主渠,由于年久失修,渠埂坍塌,渠内杂草丛生,垃圾满渠,臭气熏天,今年村两委争取到上级农田治理项目,投入50多万对其进行彻底治理,现在渠道全面硬化,渠内清水徐徐,不仅保证了农田灌溉用水,还美化了村里的环境。另外,今年,该村通过争取并积极做好服务,使全村39个村民组1052户全部开通了自来水;利用以工代赈和库区移民项目资金18万元,修通了杨店至月形组400多米水泥路,另增节制闸1座,此项工程正在组织竣工验收;投入50多万完成了横山片7个村民组农电网改造工程,新建了一个台区,更新了用电线路,使群众告别了用电经常跳闸、电压低灯不亮的历史。目前,村两委还正在对叶套、堰口等3个村民组进行农电改造。
一心带民谋富路。群众要致富,两委来帮助。今年,该村堰口、叶套村民组400多亩土地因群众外出打工,一时无法流转出去,村两委多次到浙江杭州,成功引进在那里从事中药材种植的胜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,进行中药材黄蜀葵种植,不仅使土地全部流转,还解决了当地群众就地打工,使当地群众年增劳务收入40多万元。为了提高群众科技致富本领,村两委以村内春江生态农业合作社为牵头,请来县农科所专家来给群众讲授科学种田和养殖技术,开展了秋种物秸秆粉碎还田示范,使全村3000亩多亩耕地今年全部种上了冬小麦,实现了冬季无闲田。河口村地处马河口办事处街道,街道农贸市场是当地群众出售农产品致富增收的主要场所,但多年缺少投入,导致设施简陋、环境差。2013年,村两委向市商务局争取到资金30万元,新建了10间钢构大棚,改造了市场下水道、公厕和案台,由于环境的极大改善,市场交易较以前增旺了一倍。
一身正气聚民心。过去村里群众心里有怨气,主要是村两委干部自身不正、处事不公、办事不透明。自从董成松上任后,狠抓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,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,增强班子为民宗旨意识,改作风、树正气。董成松坚持率先垂范,在办公事时用自己的私家车,他从不向村里报一分钱汽油费。由于自己先前从事运输和融资担保行业,他白天坚持在村里上班处理公事,利用晚间时间处理自己的私事。严格管理村里财务,村里所有支出做到日清日结,取消了招待费,每笔收支都由村务监督组审核把关,每月一公开,每季度一报帐。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低保、五保、优抚,包括发展党员等事项,一律由村两委开会研究,并吸收村民代表、组长、党员意见,坚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原则,严格按章办事,杜绝了办事不公、优亲厚友现象。
河口村的点点滴滴变化,群众看在眼里,亮在心里,找干部麻烦的少了,与干部亲近的多了,过去与村里对着干的几名群众,现在成了村两委的铁杆支持者,今年村里抓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治理,很多群众来到现场做义务工,帮助清理沿路垃圾、草垛,拆除乱搭乱建。70多岁来现场参加义务劳动的退休老支书姜泽民高兴地说:“相信这一届的村两班子一定会带着全村群众过上幸福的好日子。”(周志军)